查看原文
其他

当女儿恶狠狠对我说,我要把你扔进垃圾桶里... ...

我是黛西 天赋一饼 2022-11-16

文 | 黛西
前不久,饼饼眼神犀利、咬牙切齿地对我说:我要把你扔进垃圾桶里!
搁以前,我肯定双下巴都惊出来了,但现在我用脚趾都能猜到,肯定是从幼儿园学的,而且,我几乎可以确定是跟哪个孩子学的。
问了下,果然猜得没错。
她们班有个公认的“行为有问题的孩子”,就是之前我写过的那个总是莫名其妙摸饼饼脸的“蹊跷男孩”。
相关文章 | 在幼儿园目睹蹊跷的一幕,我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
幼儿园真的是一把双刃剑,老师给娃培养了不少好习惯,但娃接收到的信息不只来自老师,还有同伴的影响。
“我要把你扔进垃圾桶”,“我打死你”,“给你💩吃”,这些都是饼饼从幼儿园学来的精彩语句。
饼饼幼儿园班里的绝大多数娃的行为和语言没问题,这些话基本都来自那个男孩Y。
不只是饼饼,同班的德国妈妈也和我吐槽,儿子有次对她恶狠狠地说,“我要开车撞死你”,也是跟Y学的。

1. 知己知彼

虽然饼饼从Y那里学了不少“坏话”,但我倒没把它当成一个太棘手的问题。
因为Y在班里没有朋友,所有孩子都不喜欢他,他已经得到了“自然后果”的惩罚。
我只要告诉饼饼,Y这么说是很不礼貌的,会失去朋友,让自己变得非常不受欢迎,饼饼就知道不能学他了。
比较棘手情况是,说“坏话”的孩子不仅没有被自然后果惩罚,反而在孩子中间很受欢迎和追捧,更要命的是,你的娃还乐意和他一起玩。
我之前就收到过这么一个留言:
儿子有个好朋友,说脏话,吐口水,别人不按他说的来就摔玩具,放狠话说“我杀了你”,一起玩就是骑在对方身上互殴。我告诉孩子,不要和坏孩子一起玩,他不听,说就喜欢和他玩,说他们是好朋友。。。怎么办啊?
娃“交友不慎”,做父母的肯定担心“近墨者黑”,第一反应是抓紧拆撒他们,这可以理解。

但你不怕娃故意和你唱反调么?

你越不让我们一起玩,我越和他玩,咱们小时候不也有这种心理吗。

所以啊,在打压“坏友谊”、隔离“恶势力”之前,你就不如先问问娃,你为什么学他?为什么喜欢和他玩?
饼饼有段时间老冲我的脸上吐口水,冲我做一个假装扔东西的手势说“给你💩吃”,都是跟幼儿园的几个好朋友学的。
我问她,你为什么学她们呢?
她不假思索说,因为这很好玩呀!
我想了想,确实很好玩啊,控制嘴唇让吐沫星子均匀地喷洒到你的脸上,这是个新技能呢。

我们活了30多年,当然知道吐口水是不好的,但这对娃来说是个“新鲜事”。
如果你从来没有被表达过被吐口水的感受很不好,那么他们就有权利默认这是一个“中立”的行为。
一上来就把这个定义为“学坏”,训斥他们,这对娃来说很不公平。

2. 学好不容易,学坏一出溜

你肯定也发现了一个扎心的事实:给娃培养一个好习惯需要个把月,重复几十次到上百遍,但是,坏不需要教,娃分分钟就能自学成才,看一次就够。
是啊,郭德纲不是有句名言说嘛,学好不容易,学坏一出溜。
因为“坏”很有吸引力啊!
家长口中所谓的“坏孩子”,在孩子的眼里可不“坏”,他们敢做出格的事,跟他们在一起玩,有很多新鲜的刺激的体验,很酷。
就像你当年是不是也觉得韩寒很酷?数学考零分很酷,休学很酷?
酷在哪里呢?
酷在敢出格,酷在敢跟成年人定的游戏规则抗衡。
骂脏话,“我要杀了你”,摔玩具,以及比较温柔的“我再也不和你玩了”,你不觉得这些语言和行为都带着一股“力量感”吗?
他们模仿的不是“坏”,而是期待自己也拥有那种“力量感”。 
退一步讲,孩子当然不只是相互“学坏”,是大人经常戴着滤镜看孩子,所以会产生聚焦错觉。
他们模仿了很多东西,可能99%都是好的和中立的,但你的眼睛只盯着那1%的不好,然后无限放大——很多焦虑不就是这么来的么。

3. 严防死守,不如建立价值观

为什么我说“不要和他玩”不是个办法?
因为随着娃的年龄增长,他们不会总在你眼皮子底下活动。他们交了什么朋友,跟朋友玩了什么让你血压高的东西,不会总是回来告诉你。
“哪着火扑哪”的效率很低,总有你扑不过来的时候,不如从根源上着手,加强防火意识,尽量减少火情,这样就算着火了,也在你的可控范围内。
“加强防火意识”就是给娃建立底层价值观。
我一直提醒自己,建立价值观要把握一个原则,多传达“我”的感受,就事论事,少评判娃的动机,对事不对人。
饼饼冲我吐口水,我就告诉她:
你和小A(她的好朋友)相互吐口水,觉得很好玩,这个没问题。但我是不喜欢被吐口水,我的感觉很不好,而且冲别人脸吐口水的行为是很不礼貌的,还可能传染人生病。
“我不喜欢被吐口水”,这是表达感受,“吐口水这个行为是不礼貌的”,这是就事论事——永远不要上升到“学坏”(不评判动机),也不要说这是“坏孩子”才能做出来的事(对事不对人)。
这个句式可以套用在很多情况中。
比如前面提到的那位读者的留言,就可以这么活学活用:“你喜欢和他玩,这个没问题,但是说脏话吐口水,这是不礼貌的行为,摔玩具说狠话,这样会伤害别人的感受”。
你品一下,是不是比命令“不要和坏孩子玩了”更有说服力?
顺便说一句,我真的很反感“坏孩子”这个词。
如果别人觉得你的一些行为不妥,叫你“坏同事”,“坏员工” ,“坏媳妇”,“坏婆婆” ,你听了什么感受?

他的行为很糟糕,可能是因为家庭教育缺位,父母不作为,用暴力解决问题,给孩子做了负面榜样,孩子长期缺乏爱和安全感,于是做出一些不好的行为——但这都不足以给一个人定性为“坏孩子”,孩子也是受害者。


4.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哎,其实呢,幼儿园的娃就算“交友不慎”,也不必过分紧张。
一是小朋友的圈子真的很不稳定。
今天你是我这辈子最好的朋友,过几个月再见和不认识一样。
今天我学你吐口水说脏话,觉得新鲜刺激好玩,学多了也就觉得无聊了,再大一点会觉得好傻缺啊。
你童年的那些朋友们,一定也有几个吐口水说脏话的,你年轻的时候也遇到过几个渣男,他们对你今天的影响有多大?
二是底层价值观牢稳了,心里就不用太慌。
一些行为看上去很让人紧张,但其实娃在模仿的过程中,心里知道它是不妥的,模仿只是因为觉得好玩,或追随力量感,或为了更快融入对方的小圈子。
只要底层价值观是端正的,细枝末节就任它去吧,这就像种树,主干向上生长就可以了,实在没必要为了保证主干的营养,砍掉所有的枝枝桠桠。

我写了这么多,你也来留言板聊个五毛钱的吧。你家娃遇到过“交友不慎”的情况吗?你是怎么做的?后来怎么样了?
又一天过去了,晚安。
黛西

黛西推荐好物

桌游|我私藏的德国原版桌游,终于可以亮出来了!

「隔壁黛你」2折福利团 | 出版社让我来定价,那我就不客气了

近期精彩文章

育儿焦虑,就是这么被带出来的

我算明白了,一个“没原则”的娃是怎么来的

黛西专辑精选

01 卧底德国幼儿园    02 亲子共读和童书

03 玩具与桌游选择    04 家里蹲陪玩秘籍

05 孩子心里怎么想    07 养育小事与大事

07 金融女聊点财商    08 宇宙最端正启蒙

09 和你一起变更好    10 这是真实的德国

11 天秤女的收纳术    12 如果你想认识我

点“在看”,给黛西送小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